行業新聞
—對于“易燃易爆場所”你究竟了解多少呢?
哪些場所是“易燃易爆場所”
一般來說,易燃易爆場所是指進行生產、使用、儲存、保管等在一定條件下能引起燃燒、爆炸,導致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事故的場所。
主要場所有:加油站、油庫、煤氣站、油漆庫房、煙花車間和庫房、炸藥倉庫、煤礦坑道、煤炭堆放區域、易燃粉塵的區域、化學品倉庫、燃料倉庫等。
易燃易爆品基本都是含有碳、氫元素的化合物,化學上稱為烴。烴,具有熔點、沸點低,揮發性大,容易燃燒的特性。在環境溫度頗高的夏季,如果疏忽大意,極易造成火災。
易燃易爆場所火災事故特點
爆炸威脅大。易燃易爆場所如加油站、倉庫、儲罐發生火災時,往往會引起爆炸,爆炸會導致建筑倒塌,所以,大火是造成人員傷亡的原因之一,倒塌的建筑對崗位工人、滅火人員的安全也會造成威脅。
燃燒速度快?;て髽I生產過程中的原料和產品沸點低,而且絕大部分物質具有易燃易爆的屬性,起火后燃燒速度非???。尤其是輕質油品和可燃氣體,幾乎一遇到火點就能燃燒。如果是可燃液體,不僅易燃,其本身具有的流動性使得起火后,液體流經之處,均是一片火海。
毒害性較大?;て髽I發生火災時,有些物質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,有些物質在燃燒、與空氣接觸后,將化合、分解、重整產生更多不利于人類健康的氣體。
火災現場情況復雜。易燃易爆場所火災發生后,人們在恐懼和求生本能的支配下會四處逃竄;火場內冒出的濃煙很容易讓人迷路;倒塌的樹木、房屋還會堵塞道路及安全通道,因此,易燃易爆場所發生火災,非常不利于救援滅火工作的開展。
易造成環境污染。在事故狀態下,有毒氣體的飄散,會對局部地區的空氣環境造成污染;有毒危險化學品在失控狀態下的流淌,會對土地、河流造成污染。
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,易燃易爆物質的生產、使用、儲存場所大量增加。這些場所火災載荷量大,火災發生后撲救困難。只有弄清楚引發火災的原因,才能阻止火災的發生。
火災發生后,如何逃生?
易燃易爆場所火災與其他火災不同,在燃燒過程中,化學產品的濃煙包含更多對人體有害物質,而且燃燒威力更大,因此,當易燃易爆場所發生火災時,逃生方法應有別于其他場所火災。
1. 一旦發生易燃易爆物質泄漏,現場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操作,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。撤離時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及時移走事故區爆炸物品、熄滅火種、切斷電源。人員來不及撤離,發生爆炸時,應就地臥倒。
2. 撤離時要弄清楚毒氣的流向,往上風向撤離,不可順著毒氣流動的方向走。
3. 撤離時,可用濕毛巾、濕口罩等捂住口鼻,保護呼吸道。
4. 發生大量泄漏時,不要慌亂,不要擁擠,要聽從指揮,特別是人員較多時,更不能慌亂,也不要大喊大叫,要鎮靜、沉著,有秩序地撤離。
5. 當發生毒氣泄漏時,受到危險化學品傷害后的處理應根據毒物侵入途徑的不同及時采取******的處理措施。
通過皮膚侵入:立即脫去受到污染的衣物,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,同時要注意清洗污染的毛發?;瘜W物濺入眼中,及時充分沖洗,時間不少于10-15分鐘。忌用熱水沖洗
通過呼吸系統侵入:應立即送到空氣新鮮處,安靜休息,保持呼吸道通暢。
通過消化系統侵入:應盡早進行催吐。若誤服腐蝕性毒物,可口服牛奶、蛋清、植物油等對消化道進行保護。
6. 患者被救出毒物現場后,如心跳、呼吸停止,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術。對中毒者進行人工呼吸時,救護者應做好防范措施。如對硫化氫中毒者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之前,要用浸透食鹽溶液的棉花或手帕蓋住中毒者的口鼻。